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國際觀差怪菜英文?

國際觀是一個很實際,又很籠統的東西。大把人定義台灣人沒有國際觀。是真的嗎?

是真的,但這絕對跟英語程度無關。




我自己對國際觀的定義為:對國際整體脈動略知一二,注意國際重大事件的一舉一動,包括任何不只影響在當地,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其他幾個國家的事件。

文化認知的部分我就先不提,因為這部分是一輩子的學習。

我必須說,認識過很多國家的人,基本上就數台灣的國際觀最差,不但日韓之外,甚至落後大陸。這很明顯的,跟英語程度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日本普遍英文比我們還要差。

究竟是國人不在乎,還是我們有名沒路用的媒體,選擇性的想報導台灣當地美食,youtube 好笑影片,而不在乎國際間的大事?因此沒有讓我們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中,知道國際觀的重要性,又或者是以為台灣島以外每天都太平盛世?

舉個親身經歷的故事,上個月我的另一個故鄉澳洲,舉行了四年一度的總理大選,結果選完之後三天我才在台灣媒體上看到一則新聞講到有關澳洲新總理的事。隔了三天了。我們不是一年幾萬人去哪邊打工遊學嗎?

如果新聞根本沒報導,會有人知道這件事嗎? 還是我們普遍覺得:這事跟我們沒關係,不重要?



以對於你跟我的肚子溫飽關係來說,的確幾乎沒有,但如果今天我們在與外國人對談時,發現我們匱乏的國際觀,挫敗的是我們自己的形象與面子。很現實與殘忍的,這是國力與國人程度的展現。

你或許會問,所以究竟是肚子溫飽重要,還是知道國際間的脈動重要?

這就好像,你只知道你家裡有沒有米跟鹽,只知道大樓的鄰居大小事,但不在乎附近要蓋學校。你說沒吃飽哪有空去管那個,Well, 這基本上沒有錯,但只是不夠對而已。

這是格局的問題,我相信我們不是“不影響生活就不在乎”,不然也不會充斥著這麼多的垃圾八卦。我相信台灣人不是沒有國際觀,而是大家都知道資訊傳播是最大的問題,但我們明明知道他是毒瘤,卻沒想過爬出這個深坑找新知。

現今的媒體已經變成,消費者申訴的管道平台,再也不是共同利益的資訊了。簡單來說,我真的不在乎台鐵便當的排骨是不是秤足斤,或是達美樂沒有外送到釣魚台。如果今天你的收視群有兩百萬人,那就請你別再拿兩千萬的成本,去做一個只有兩百人會在乎的新聞。如果你還是覺得,國際新聞與這類新聞都不痛不癢的話,以下我舉一個例子:

兩百萬國人知道台鐵便當的排骨有無稱足斤 vs 兩百萬國人知道希臘暴動


今晚你要選哪一樣?


我們可以在這兩種議題裡面,激盪出什麼新的知識與思想嗎?是哪一個新聞會為你我帶來更多的宏觀思考?哪一個可以延伸出更多對國家有利的討論,與深度分析?

如果今天我們的格局僅限肚子跟便當盒裡,那漸漸的我們會越來越笨而已。所以,比求知拉出藍綠,拉出24 小時輪播的議題,去看看國際間現在在發生什麼事吧!

我非常肯定,大家都知道大統奸商搞混合油,但僅有兩成知道美國白宮又開工了,而這陣子為美國與世界經濟帶來多大的損失!




Share on Facebo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