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搞不好,用這幾招學英文會更有興趣一些?

英文有很多種學法,有很多種學不會的方法,也有很多種學得會的。。。但說實在,沒有一個是輕鬆的。

我老爹常常會問我,英文要怎麼學才好,我看得出來他很想知道,但我也知道一把年紀了,其實有點困難,不管是記憶之外,還是耐性(難免會比較懶啦)。

年紀到了就會懶

首先,我當年經歷的傳統教育的方法,不外乎是:
  1. 學校
  2. 補習班
  3. 單字書
  4. 文法書
  5. 聽ICRT (我沒聽,當年還太小。但身邊很多朋友都會拿它練聽力)
  6. 上會話班

如果說要學好英文的關鍵是“興趣”,說實在的,上面這一堆方法,真的是有點無聊。大概很快就會把興趣磨光吧







但。。。興趣是可遇不可求的啊!!!怎麼辦呢?












以下這些方法是我後來用來學英文的方法(我現在都還在使用),我發現年紀大了之後用以前那些招都沒用,很快就煩躁。所以一定要有趣一點的!

1. 電視劇


或電影也一樣 (電影部分可能要慎選,盡量避開古老宮廷劇或神話劇,建議現代喜劇或愛情劇等,就是你時代的東西),然後一定要有字幕。

記住,絕對要有字幕,沒字幕你就只剩看電視而已了。

這招的好處是,除了不無聊之外,又可以練聽力,還可以學到比較生活化的單字 (不再是課本上的劇本型會話)。而且夾雜著大量的片語,俚語,跟外國人的幽默。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

記得拿著筆記本,把這些單字抄下來。


我個人的經驗是,單字之所以難背,除了今天你背了也不知道怎麼用,何時用之外(搞不好你也不知道怎麼唸 Orz),他一點都不”真實“。但如果今天有人在你面前說了個單字,發音用法都直接餵給你了,還是一個很帥 / 美的演員時。。。你在背該單字的時候,腦子裡就會出現那個畫面,就具體多了!

當然,電視劇還具備快轉倒退的功能,你要是一不小心太沈溺劇情 (這常有的事),你永遠都可以重來。一小時電視劇能產生的單字沒有三十也會有五十個。而且保證幾乎生活都用得到!


以下是個人當年很愛看的幾部連續劇

極好笑,大推,男帥女正

史上第一的越獄劇,強推一二季

闔家觀賞的喜劇


如果是正版,通常都是可以切字幕,但如果是網路上取得,也建議可去找Google 大神挖字幕出來用。 搜尋關鍵字 “Subtitle"。 影片千萬別太新就是了,建議兩年前以上的片就幾乎都找得到。

支持正版!

2. 論壇

大家都愛爬論壇。英文有很多的論壇跟討論區。這邊雖然大部份出現的都不會是“好英文” (意思就是文法最正確),但去爬文一下,瞭解一下外國人的思想跟態度,這地方是最恰當不過!除了電視劇上的單字俚語外,這裡還有更實際貼切,最“人性化”的英文。

基本上,我甚至認為這有機會排第一(但電視劇畢竟比較有趣),還可以瞭解到:每個國家人民都認為自己國家是鬼島(或鬼國)!



最酷的是,除了可以挑主題外,還可以真的學到些東西!外國人在“分享知識”上的慷慨程度比國人真的是強多了。








順道一提。。遇到好帖還是建議頂一下。。。(離題了)









3. 找外國人哈拉

雖然我看似指出外國人沒有比較會,但注意我評論的是“教學”,而非聊天。醜媳婦總要見公婆,台灣外國人越來越多,這趨勢要好好利用才行,別怕。他們用來訓練你對口音適應能力最直接且強大的工具!

最好的結果是美國腔,英國腔,跟澳洲腔都能完全聽懂,然後完全兵來將擋。


練到任何口音都能怡然自得



最後,在我寫這篇的時候,有朋友問我:聽說讀寫,該怎麼樣念書來分順序呢?

我想,如果是學生的話,都很重要。但你要能敢聽說,讀就不會太差,而寫也會有基本唬爛的功力。但要是苦攻“讀”“寫”的話,“聽”與“說”可能幫不到什麼忙。畢竟前者大多看你臉皮厚還薄而已。

如果是工作需要的話,時間又很有限的情況下,就建議專注“聽”與“說”吧!如果只是寫寫簡單的Email, 你說英文人家又聽得懂,那Email 對你來說也就是一杯茶而已 (A cup of tea!)。


開始去挑你最想看的電視劇開始吧!



Share on Facebook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你確定這些人比較厲害?

在英語教學的世界裡,似乎金髮碧眼就是英語GMP的保證,就是賣點。但,外籍老師教英文就比較好嗎?


我曾經出國唸書過一陣子,從國中高中到大學交了不少外國朋友。其中有一個高中同學很巧地來台灣教英文,我透過朋友留言才知道這傢伙在台灣,我就特地把他約出來敘舊一番。 雖然我們高中時候沒有非常熟,但也是見面會打招呼開玩笑的那種,而在家鄉遇到另一個家鄉的老朋友總是格外溫暖。

他來台灣的目的很簡單,賺錢,旅遊,體驗。 我說你有在認真教嗎? 他給我笑笑地說,反正就是陪他們聊聊天,念念書本上的東西而已。我又問他,外國人來台灣都很吃香(那方面),那你呢?


他笑笑的跟我說:Cheers to that!



他或許是個案,他並非我認識的唯一在台外籍教師。但從我學會英文後,發現以前找的那些外籍家教似乎也都是順便賺著零用錢而已,沒有一個人有教學背景。那為什麼各大學校補習班會爭相搶奪外國臉呢?




大概無非就是看起來很屌,就像某部分台灣女巴著外國男一樣。外籍大軍進駐搞得我們只好天天被巴頭。。。(離題了)





雖然這麼說可能會對不起我的外國朋友,但我想他們打從心裡知道,他們比較會講,但沒有比較會教。因為這邊必須思考一件事。。。

為什麼他們會來台灣?


以前在大學的打工板上面,會有一大堆工作資訊,而在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落會看到來台灣教英文的廣告。但大部份學生都在看咖啡廳,餐廳,小公司,家教等打工機會,這些是每個找打工學生的首選。所以如果整個清單上面有一百個工作機會,這個來台教英文的可能不是100順位, 就是99之類的。








因為這個工作根本比在咖啡廳賺得更少,還要出國。。。。














這就像台灣人為什麼要去菲律賓教中文一樣,如果你沒有一個非常非常好的理由(比方說,薪水很高),在國內就算只有22K的超低待遇,還是比菲律賓更高。誰要去!? 沒錯,因此這些來台灣教英文的”大多“是因為在國內混不下去,也就是說當前95順位都被打槍之後,他們才會開始思考這個機會。




這邊當然不是以偏概全,僅是就自己觀察而已。我高中同學有三個出國當英文老師,除了跟我在台北喝酒的這位,還有一位去大陸,一位去日本。而這三位當年在高中時是學校吊車尾的學生。而真正不錯到還可以的,通常要嘛直接在當地找工作,再用存到的錢出國自助旅遊。


就我之前討論過的,如果一般外國人也會有文法的問題,那這些人就可能也具備這問題。而我們卻千求萬拜託的找這些人來教英文,還為他們鑲金?

當然,這並不是說來台灣賺錢吃飯的都是這樣的,這邊只限特地來台灣教英文的(也非全部,我相信也有不少很單純愛亞洲文化(女人)的優秀老師,不是來混的),而不是被公司外派來台的(後者我認識的可都是非常優秀!)

所以如果要靠他們當英文聖經的話,我可能會考慮再三,但話雖如此,這些人還是非常非常的好用。







西餐妹:「 討厭,人家不好意思說啦!」(羞)








別誤會,尺寸在這裡不是重點。這些人如果拿來聊天是很好聊的。畢竟台灣人普遍缺少國際觀,這些人雖沒非常優秀,卻能幫助增加不少國際觀,與了解國際文化。因為這票人可能都去過不少國家,有很多故事可以分享。在我看來是一個很大的寶庫。




再來就是練習口語的好夥伴,注意,是練習(不要照單全收的學習)。英語很久沒說都會鈍,所以常常得靠他們幫我磨一下。如果你能花個一百五買杯咖啡請他們坐兩個小時,就不要花一小時八百請他們到教室幫你Re 會話課本的稿,然後在現實生活被NG。


但究竟除了背書上補習班之外,還有哪些學英文的方式呢





Share on Facebook

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這些,是你英文老師不會告訴你的事

「英文」它的確是許多人的夢饜,很多人問我:「你英文怎麼學的?」。
我的回答永遠是:「當你被丟進全是外國人的環境裡就會被迫進步了。」

「真好!」

但….當我想安排外國朋友給正在努力學習英文的朋友練習時,個個跑的跟飛一樣...




奇怪!?不是很渴望能有個外國朋友來對談嗎?還是免費的耶!為什麼這麼害怕?是哪裡不對還是哪有誤會?

其實不外乎就是:

  1. 怕說錯
  2. 怕「外國朋友」說的我聽不懂
  3. 怕被笑
回想起當年要去澳洲留學前,K了一堆單字文法書籍,外加每周三堂以上的英文家教,誰知道到了澳洲…..我卻根本不敢開口,因為:


  1. 我老是說錯 Orz
  2. 我真的聽不懂
  3. 我老是被笑

因此我的信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感,不過還好這些打擊都讓我更加確定「我要學好英文!」。
在越來越瞭解英文跟外國人是怎麼一回事之後,我發現先前的恐懼都只是庸人自擾。(可惜當年卻沒人告訴我這些事!)




這話怎麼說呢?


首先,先回顧你學英文的方式,不外乎苦K單字文法,考考寫作,聽聽會話(我稱為劇本),然後KK音標學發音,但這樣訓練模式出來其實很難馬上套用在實際英文環境,原因是因為英文同一個物件有很多種講法。



例如:

一個受過台灣九年國教的學生都知道問候最常用的是「你好嗎?」,這是課本上說的。

但….「你好嗎?」真是你最慣用的問候語嗎?我看不是吧。隨著年齡層不同可以發現爸媽她們常用「吃飽沒?」,而自己和朋友常用「你最近在幹嘛?」。




英文也一樣,來複習一下以下這三句:

A: How are you?

B: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A: I'm fine, thank you. 


但你知道「How are you?」 這種問候語其實在英文中有百百種,好笑的是這句出現的頻率連前三高都排不上,也就是說如果你一個不小心,加上天生容易緊張,你有很大的機率在第一句就陣亡了。




對…..就在你以為最簡單且最有把握的第一句你就陣亡了!

而且事實上也沒有人在回 「I'm fine thank,and you?」。

再舉另一個例子,如果你只是要跟朋友說掰掰,那你千萬別用「Good-Bye」當結尾,因為朋友會認為真的要「道別」了,未來可能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會見面!而你卻隔天又出現在他眼前。










再來就是單字的發音。


當你發音不清楚時英文再好都沒用,但英語卻又有口音上的不同。
一個字幾乎有兩種念法,比方說 Dance,有人念「當死」、有人念「電死」,而你要是不夠清楚各國口音差異,很快你會先被搞死。

那該怎麼辦呢?看來必須得多跟外國朋友交談才能進入真正的英語世界,但說好的恐懼怎麼辦?



首先,前面提到初到澳洲時天天被笑,原因純粹是因為當年澳洲外來移民很少,我又在一個偏僻地方學校裡,全校都是沒見過外來客的小屁孩,一直到我上了國中後便再也沒有這種事了。







結論就是全世界的小屁孩都一樣討人厭(離題了)









所以真的沒必要畏懼外國朋友!試想當你有著黃皮膚黑頭髮的外表時,外國朋友當然不會覺得你母語是英文,所以當你開口說外語的時,普遍都會體諒「你是試著用他們方便的語言」來溝通,只會給你絕對的尊重。

而且大多外國人也都崇拜有第二外語能力的人。想不到吧!指的就是「說著破英文的我們!」,所以千萬別怕會被笑。





順道一提,不要把「微笑」和「嘲笑」搞錯了,假設你今天用錯字單字讓整個句子意思扭轉的很嚴重時,我想大家都是會笑的。但要知道這時候並不是真的取笑你(或你的英文差),千萬別放在心上。這些狀況我們在講母語的時候也時常發生,我們都只是笑這扭曲句子的意思而已。

因此不需要有「怕說錯」的疑慮。其實語言溝通本身聽的都只是關鍵字。就像字寫錯但仍舊可以看懂。重點是要傳達訊息,而不是要傳達”我會英文“。而且,或許很多人不知道

外國人自己也有文法的問題,更有許多人連字都拼不好。

這就跟我們在看政論節目,很多政客與名嘴說的句子有時也不通順,但我們仍然能拼湊加以理解。所以不用怕說錯,專心讓意思對就好。






其實,大部份閒話家常的內容都是很簡單的。如果今天把我與外國人的對話都以文字書寫呈現,你會發現整段有七到八成都是基本英文單字,甚至可能很少有單字會超過高中英文程度。所以聽不懂最多還是來自於「口音」的問題!

所以外國人其實並不神秘,也不可怕。你英文會說錯,外國人也會說錯。別以為外國人英文就完美,所以根本不用怕,找個外籍朋友大膽的說英文吧!



不過,外籍老師有比較厲害嗎??








Share on Facebook